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公益学术讲座系列六:
篆刻与书法
讲座时间:2018年9月8日 下午3点
讲座地点:新石湾美术馆学术报告厅
主讲嘉宾:王志敏(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佛山印社社长)
主办单位:广东省民营美术馆协作方阵、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
承办单位:广东石湾酒厂集团
协办单位:佛山市岭南酒文化博物馆
支持单位:佛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媒体支持:
中国文化报、中国书画报、美术报、中国艺术报、信息时报、雅昌艺术网、网易佛山、广州日报、佛山日报、珠江时报、新快报、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文化参考报、收藏拍卖、广东广播、南方日报、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等
活动概况:
9月8日下午3:00,由广东省民营美术馆协作方阵、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主办,广东石湾酒厂集团承办,佛山市书法家协会、佛山印社协办的“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公益学术讲座系列六:篆刻与书法”,在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举行,众多爱好篆刻艺术的观众纷至沓来,全场座无虚席。
中国篆刻艺术如果从商代玺印算起,至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2009年,中国篆刻被联合国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家外事交往中,篆刻艺术更是屡屡担当国礼重任。作为经典的国粹之一,中国篆刻艺术经历了怎样的时代发展,又有哪些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次讲座邀请了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佛山印社社长王志敏先生,为观众送上了一节精彩的篆刻艺术课。
讲座内容分为两部分:篆刻艺术理论讲授和篆刻创作演示。在理论部分,王志敏先生讲述了篆刻艺术的起源和发展、篆刻艺术的流派、篆刻艺术与书法关系、篆刻艺术的创作和欣赏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在互动环节,并回答了观众提出的印章清洁、篆刻双刀法创作、如何营造刻章金石味、印章在书法中的作用、学习篆刻艺术的入门书籍等问题,轻松诙谐的问答,现场笑声、掌声此起彼伏。
在篆刻创作演示部分,王志敏先生分别演示了印章朱文和白文两种刻法的创作过程,从材料的准备、刻章内容、刻印、后期修饰,整个过程恰恰也深化了篆刻艺术的理论,让现场的观众,无论是从事篆刻艺术,还是业余的爱好者,对中国篆刻艺术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
王志敏先生介绍说,在篆刻与书法中,治印比书法更难一层,因为不仅每字须具书法之美,且整方印要有完整的章法,除了写字技巧之外,还要掌握用刀隽刻的技巧。治印讲求线条疏密有致、空间大小方圆迥异,线条与空间的质感,组合出作品的气息与意蕴,而不同象征意义的线条组合,又影响着观者的视觉情绪,并通过视觉的反映产生不同的心理效果。在篆刻中,王志敏先生追求“金石意蕴”表现手法,以金石美为落脚点的写意创作作为篆刻艺术审美最高境界的特点:笔力雄健豪放、体势跌宕多姿、意象洒脱自如;刀功之纯青、章法之奇崛、而又不失雕饰,于平实中见气势,故每多拙朴之趣。
2017年以来,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策划了系列公益学术讲座,先后邀请省内美术院校的专家林钰源教授、卢小根教授等,通过讲座的形式,图文并茂向广大观众讲授一系列专业的艺术理论知识,如今已经在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佛山市图书馆、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等机构成功举办多场讲座活动,得到了广泛的肯定。本次“篆刻与书法”讲座,基于“书画同源——岭南翰墨十四家作品展”中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理念,向大众讲授篆刻艺术的相关知识,传播经典文化,推广美学教育,并进一步提升美术馆的公共教育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