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公益学术讲座系列七:
讲座|摄影的符号化表达
讲座时间:2019年3月9日 下午3点
讲座地点:新石湾美术馆学术报告厅
主讲嘉宾:汤东涛(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佛山市摄影家学会主席)
支 持:佛山市文化广电新闻旅游体育局、佛山市艺术创作院
主 办: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
合 作:广东省民营美术馆协作方阵
策 划:方旭东
鸣 谢:广东石湾酒厂集团、佛山陈太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媒体支持:
中国文化报、中国书画报、美术报、中国艺术报、信息时报、雅昌艺术网、网易佛山、广州日报、佛山日报、珠江时报、新快报、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文化参考报、收藏拍卖、广东广播、南方日报、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等
活动概况:
3月9日,由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佛山市艺术创作院支持,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主办的“摄影的符号化表达——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公益学术讲座系列七”在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学术报告厅如期而至,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现场参加本次讲座,学习摄影方面的知识。
本期讲座主讲嘉宾汤东涛先生从事摄影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摄影经验。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佛山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北京摄影函授学院教授、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广东校区)副校长、广东省摄影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在讲座中,汤东涛先生提出了“摄影不应当仅仅是因为追求美,更要表现那些应予赞美或纠正的东西的社会目的”,从三组人文拍摄的案例讲述了“摄影的符号化表达”的主题。案例一中,一组用手机在国外随机拍摄的出现中国品牌产品的照片,向观众展示了在经济全球化下的背景下,中国商品的贸易已逐步走出国门,出现在其他国家中,甚至还带有鲜明的中文符号。案例二,则通过拍摄不同地点、不同场景、不同时间下各类人群使用手机的自我沉浸的状态,一方面反映当今手机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另一方面也可见某一个时段人的自我封闭与寂寞。而关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于闹市中的各类小商贩的案例三的照片,则让人对城市发展、人口迁移有了更多的思考。汤东涛先生表示,纪实拍摄和风光拍摄的审美意趣不同,纪实拍摄作为一种记录性的手段,它是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不一定要追求拍摄技巧和画面完美。某一天,这些东西都会变化甚至消失,在日常拍摄中,通过不同角度的观察拍摄,有一定的时间和数量后进行梳理,这样对于某一类题材的事物发展具有概括性,使平淡的东西更有意思。对于个人摄影风格,汤东涛先生则说道,“要形成个人的摄影风格,首先要确立一个摄影的主题,捕捉具有代表性的符号,坚持拍摄,将量化的照片进行编辑整理,久而久之,从而形成有自己个性的专题作品。”
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公益学术讲座系列作为美术馆公共教育中的一个品牌活动,先后邀请省内美术院校的专家和教授等,结合现场不同主题的艺术展览,通过学术性、专业性、公益性的艺术讲座,图文并茂向广大观众讲授一系列艺术创作方面的知识,满足艺术爱好者不同的艺术需求。自2017年开展以来,讲座已涵盖了山水画的时代文化精神、近现代中国画发展、绘画学习与创意开发、艺术创作与酒文化、生活速写欣赏、篆刻与书法等方面内容。